2013年7月12日星期五

閱讀



朋友問我最近是否都不更新頁面,確實最近的心思沒有放到這上頭去,因為我要沉迷看書。

慶幸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,相信亦是一生的樂趣。父母都不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,但我卻有位一生不懈閱讀的父親。直到現時,爸爸每天都買一份報紙,為的是給我看。他已是83歲的老人家,天天會到圖書館坐著看報那一種。於是,在家的一份報紙對他來說,幾乎可有可無。然而這一份報紙卻是無形中連繫著子女的一條線。我不在家的時候,他買《蘋果日報》給哥哥;而我在的時候,《明報》則取而代之。小時候的第一份讀物,現時只記得《兒童快報》。每個星期,爸爸都會給我一份,那隻猴子角色還是深印我腦海中。

小學三年級,午膳時間到學校圖書館閱讀,仍記得有一本看到一半捨不得放手,然而上課鐘聲響的《大腳板王子》(好像是這樣的名字)。然後當年我亦有了一本自己買的書,還有東瑞的親筆簽名。在小學已經嚷著父親給我訂閱一年的《讀者文摘》,然而這一類讀物一來不太適合那個年紀的我,二來直至今天我依舊體會不到看它的樂趣,當時主要是為了他們的大抽獎而已。而那12本《讀者文摘》在往後的十年陸陸續續給我去不同的地方消磨掉,圖它小本又輕。到我出發紐西蘭前,還有數本殘骸都給我殘忍的掃走。

進大學前,爸爸把手頭的一本《辭源》給我留著,說進大學會用得著。三年大學,唯一一次用上它是大三時候小良科目的《竇娥怨》查那「屈」宇的解釋。

到今天,父親言教身教每天孜孜不倦看著書,我這個做女兒的原來一直受他影響。

在紐西蘭,所過的生活不同香港,唯一沒變的是,我依舊閱讀。有一天,和迪說起現時沉醉於閱讀的世界,她回我一句:「你這樣說,令人感覺你回到香港。因為在香港,你不時都會和我分享閱讀感受。」我反而有點驚訝,對我來說,閱讀從沒隔斷,或多或少的問題而已。亦令我明白到,閱讀在於我的意義已經是自然而然的興趣,沒有強迫沒有勉強,一切自然得像血液循環不息。

酷愛中文的我,固執的要看中文書,而且希望是實體書,於是不惜昂貴,請求在香港給我寄一些書籍雜誌。但除了圖中的書外,我還在網上看長篇的《尋秦記》,簡直是令我驚訝的長篇巨著。這些讀物現時滋養著我,使我只想盡情的吸收而不想輸出了。

如果大家讀到好書,希望也可以和我分享一下,我不拒絕大家郵寄給我:)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